矢量控制输出电压(矢量控制输出电压的方法)
本文目录一览:
- 1、变频器用无PG矢量控制时,额定电压是380V,不管是输入多少HZ时,输出电压...
- 2、矢量控制PI控制器的输入是电流,输出怎么就成电压了,难道不是输出经变换...
- 3、请教:变频器的矢量控制和转矩控制是什么意思?
- 4、矢量控制和V/F控制有何区别
- 5、矢量控制电压模式
- 6、变频器v/f矢量控制的,可以通过提高电压提升来增大启动转矩吗?_百度...
变频器用无PG矢量控制时,额定电压是380V,不管是输入多少HZ时,输出电压...
HZ,输出电压是380V 25HZ,输出电压是190V 当然是理论值,实际输出与变频器设置参数略有差别,但是差别不大。
如变频器和电机额定值都是: 15kW/380V/30A 电机可以工作在50Hz以上。
经实践使用后又有所改进,即引入频率补偿,能消除速度控制的误差;通过反馈估算磁链幅值,消除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影响;将输出电压、电流闭环,以提高动态的精度和稳定度。但控制电路环节较多,且没有引入转矩的调节,所以系统性能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变频器矢量控制与VF控制的区别如下:对电机参数依赖 矢量控制对电机参数依赖较大。VF对电机参数依赖不大。操作层面 矢量控制一般把电流分解成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这里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比例就是由转子位置角度(也就是定子电压相位)决定的,这时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共同产生的转矩是最佳。
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这种控制方式多用于风机、泵类节能型变频器。
该系列为磁通矢量变频器,有多种控制方式,额定电压为400V,功率范围为5~315KW。
矢量控制PI控制器的输入是电流,输出怎么就成电压了,难道不是输出经变换...
1、这么高深,还有Park变换(不用管它,它就是进行一个维度的变换)!输入的电流只是作为spwm的控制信号,而SPWM去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
2、矢量控制的频率和电压从一段时间的均值来看是恒定的关系,但从瞬时值来看变化比较频繁,变化的原因是为了保证磁通恒定也就是说把磁通/转矩作为控制目标通过pi调节器调节电压和频率,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调节过程,调节的结果来看v/f是恒定的(均值)同时又是变化的(瞬时值)。
3、由于电流环的两个PI控制器采用同步控制,所以也能够解耦,但如果不加电压解耦,动态性能还是要差些(我想,提高电流控制器调节周期,通常即为开关周期,可以提高动态性能,因为能够让PI控制器的输出及时更新),通常用于中小功率、高开关频率的场合。
4、电流环pi参数是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控制系统的电流环是对iq进行控制,控制的是定子电流,进而控制电机转矩。电流内环的作用是在电机启动过程中能够以最大电流启动,同时在外部扰动是能够快速恢复,加快动态跟踪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5、其中电枢(转子)除产生轴功率输出外,还产生以感应电压u2和电流i2为参量的电功率响应。由于该功率与转差率成正比,故称转差功率,其端口简称Ps口。 如果电机转子为笼型,其绕组呈短路状,Ps口为封闭不可控的。反之为绕线型,Ps口则是开启可控的, 转子可以通过Ps口输出或输入电功率。
6、三相异步电机如何再生制动? ……做到以下2点:加大d轴励磁电流,反电动势要大于输入电压。控制q轴电流小于0,电机为制动转矩。三相电网需要做到IGBT可控整流。
请教:变频器的矢量控制和转矩控制是什么意思?
矢量控制:是一种利用变频器(VFD)控制三相交流电机的技术,利用调整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输出电压的大小及角度,来控制电机的输出。其特性是可以分别控制电机的磁场及转矩,类似他激式直流电机的特性。由于处理时会将三相输出电流及电压以矢量来表示,因此称为矢量控制。
变频器速度控制模式要求输入为频率或转速,而力矩控制模式则以电机额定力矩电流的百分比为输入标准。当外部力矩超出变频器输出时,变频器会加快速度,反之则输出反向力矩,当两者相等时,变频器输出频率为零。要理解这些模式,首先需区分开环和闭环、速度和转矩控制。
矢量控制是通过矢量坐标电路控制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对电动机在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别进行控制,进而达到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目的。目前在变频器中实际应用的矢量控制方式主要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和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两种。
变频器磁通矢量控制(FVC)是通过电机的电流反馈,使用电动机转子的速度和位置来调节电动机的输出电流和转矩。矢量控制是通过矢量坐标电路控制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以达到对电动机在d、q、0坐标轴系中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别进行控制,进而达到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矢量控制和V/F控制有何区别
1、性质不同 V/f控制:保证输出电压与控制频率成正比,使电机能保持一定的磁通量,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矢量控制:用变频器控制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技术。通过调整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输出电压的大小和角度来控制电机的输出。
2、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区别如下:特点不同 矢量控制:需要量测(或是估测)电机的速度或位置,若估测电机的速度,需要电机电阻及电感等参数,若可能要配合多种不同的电机使用,需要自动调试程序来量测电机参数。借由调整控制的目标值,转矩及磁通可以快速变化,一般可以在5-10毫秒内完成。
3、对电机参数依赖 矢量控制对电机参数依赖较大。VF对电机参数依赖不大。操作层面 矢量控制一般把电流分解成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这里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比例就是由转子位置角度(也就是定子电压相位)决定的,这时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共同产生的转矩是最佳。VF控制则没有这个操作。
4、两者区别是:开环矢量控制是电流环控制模式,复杂,但机械特性好,精度高,在任何频率上都有良好的输出转矩。比V/F控制相对先进些。但是适用性不如VF强。
5、VF控制与矢量控制是异步电机控制的两种重要方法。VF控制,也称恒压频比控制,其核心是保持电压V与频率F的比值不变,适用于对速度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但VF控制忽略了交流电的相位,导致负载变化时,电机转速会出现瞬时失步和振荡,恢复过程较慢,转速会随负载变化。
6、v/f是开环控制,矢量是闭环控制,矢量控制的精度比v/f要。另外,矢量控制的低频扭矩比v/f控制大。
矢量控制电压模式
V/f控制就是保证输出电压跟频率成正比的控制.矢量控制理论来解决交流电机转矩控制问题.最佳励磁主要是节省电费而设计的。
两者区别是:开环矢量控制是电流环控制模式,复杂,但机械特性好,精度高,在任何频率上都有良好的输出转矩。比V/F控制相对先进些。但是适用性不如VF强。
V/F控制中V/F等于恒定值,其基本思想的确是为了保证定子绕组的磁通保持恒定,但真正的磁通恒定是指定子端电压E与频率F的恒定值,只是在高转速下,V与E相当。而低速下由于漏感,阻值等电机参数的影响,V不能满足E,因此才有了电压补偿。
目前,常用的变频器,采用的控制方式有:V/f控制方式(又叫“向量控制方式”)、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方式等三种。其中,又以V/f控制方式和矢量控制方式最为常见用。
变频器的V/F控制与矢量控制 U/f=C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
变频器通过空间电压矢量控制的原理是控制电动机的气隙磁通,减小低频时异步电动机的转矩脉动,因为电压矢量的积分是磁通矢量,其实质是磁通轨迹控制。因此这种控制方式较V/F控制性能有所提高,能基本满足0~50Hz频率段的性能要求,适用于一般传动精度较低的拖动设备上。
变频器v/f矢量控制的,可以通过提高电压提升来增大启动转矩吗?_百度...
1、V/F控制是可以通过提高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来提高启动转矩,这个功能在V/F控制中通常被称作转矩提升功能。通过设置一个参数,增加输出电压。但是无法通过提高变频器的输入电压来提高启动转矩。矢量控制则无法如此,因为矢量控制的输出电压是通过PI调节器生成的,无法手动提升。
2、采用变频器传动可以平滑地起动(启动时间变长)。起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5倍,起动转矩为70%~150%额定转矩;对于带有转矩自动增强功能的变频器,起动转矩可达100%以上,可以带全负载起动。
3、安川616G5变频器是世界上最早的电流型矢量控制变频器之一,其调速范围达到1:1000,控制精度达到0.02%,具备在零速启动力矩可以达到150%的特色。尤其安川独特的全领域、全自动力矩提升功能在电梯拖动中能获得良好的舒适感和稳定性。